學術研究
畢業論文
InGaN量子結構對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生物感測器的影響
姓名 : 趙芳胤
指導教授
賴昆佑
簡汎清
簡汎清
論文摘要
本研究透過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沉積系統在藍寶石基板上生長7層量子點結構,並且在其表面沈積Au奈米顆粒,以利用局部表面電漿效應製作表面增益拉曼散射(surface-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, SERS)感測結構,檢測rhodamine 6G (R6G) 與 crystal violet (CV) 分子。我們採用的雙分析物檢測法(bianalyte method),是目前單分子檢測最常用的方式,因為這種方式取決於大量(1024筆)的光譜統計結果,而非少數特定的點所產生的閃爍訊號。雙分析物檢測法的機制,源自於極小的熱點尺寸(< 10nm),只能偵測到其中一種分析物的拉曼訊號。由於熱點的範圍很小,且尺寸擴張不易,只有非常稀少的分子能夠產生有效的拉曼訊號。我們發現,在量子點SERS晶片的表面,可以偵測到大量的單分子訊號,與傳統雙分析物檢測法的結果不同,這是因為量子點表面的SERS熱點面積大增,足以覆蓋兩個或多個單分子,可同時增強多個單分子的拉曼訊號。這種大面積的熱點擴張,是由於每個金奈米粒子上與下方的量子點產生的局部表面電漿耦合,因此吸附在 SERS晶片表面的任何單分子,都能落在擴大的熱點範圍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