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術研究
畢業論文
不同製備方式氧化矽薄膜應用於矽晶太陽能電池之鈍化接觸層研究
姓名 : 黃志偉
指導教授
張正陽
論文摘要
在矽晶太陽能電池中表面鈍化一直是設計以及優化的重要的目標,從早期的只有背電場的鈍化,到後來研究者開始研究正面氮化矽鈍化,當正面鈍化已經研究完善時,研究者又開始把目標轉移到另一個嚴重的複合區域—電池的背表面。在90年代,新南威爾斯大學(UNSW)開始引入介質層的鈍化局部開孔的PECR/PERL等設計,解決了背面的鈍化的問題,但開孔處嚴重的複合速率(Recombination Rate)還是無法解決,因此開始有研究希望能夠解決開孔問題,鈍化接觸(Passivated Contact)的技術開始被提出。
本研究利用濕式化學氧化法(Wet chemical oxidation)、光化學氧化法,電漿輔助化學氣相沉積法,在氧化矽薄膜上堆疊氮化矽薄膜,量測矽晶片載子生命週期(lifetime),其中以濕式化學氧化法載子生命週期442 us鈍化效果最好,利用傅立葉轉換紅外光譜(FTIR),從圖譜可以得知在1080 cm-1的位置證明有氧化物Si-O-Si(stretching)鍵結。本研究將針對濕式化學氧化法來生長氧化矽薄膜,調變不同的參數條件,搭配熱處理,載子生命週期可以提升至1108 us,探討薄膜鈍化的特性,找出結構緻密性較高以及較低的漏電流密度的氧化矽薄膜。
最後將氧化矽薄膜應用於矽晶太陽能電池上,和無氧化矽鈍化薄膜的矽晶太陽能電池做光電轉換效率比較,最後得到具鈍化接觸層的矽晶太陽能電池開路電壓從原本551 mV提升至625 mV(上升13 %)、短路電流29.8 mA、填充因子0.59,效率能從10.8 %提升至11.5%。
關鍵字:鈍化接觸、氧化矽、濕式化學氧化法、矽晶太陽能電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