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術研究

首頁 學術研究 畢業論文
畢業論文
台灣藍鵲與藍腹鷴羽毛結構色之光學模型 姓名 : 廖詩芳

指導教授
李正中


論文摘要
地球上有許多具富麗色彩的物種;其中鳥類的羽毛富有最多樣以及美麗的色彩。羽毛的顏色對鳥類而言更是扮演許多重要的角色,包括增強羽毛硬度、保護羽毛避免細菌的侵蝕、調節體溫、隱匿、展示自我以及偽裝的功能。此外,顏色的品質也是鳥隻營養狀況的指標之一;由羽支內的結構所產生的結構色,較色素色更能在吸引配偶以及同性間的競爭方面造成影響。特別是雄鳥身上的紫外光結構色,更為雌鳥所吸引。因此,在此研究中,我們試圖去了解鳥類羽毛中,產生藍紫結構色的物理機制,並建立其對應的數學模型。 本文選擇兩種台灣特有鳥類的藍色羽毛,作為研究對象:藍腹鷴(俗稱台灣山雞)與台灣藍鵲(俗稱長尾山娘)。在雄性藍腹鷴的藍色腰羽上,有一段特殊的虹彩色:其開放式正羽的部分,被分成兩個區域(外側與內側)─隨入射光角度改變,而有不同的反射強度。光源正向入射時,外側的開放式正羽反射較強;但隨著入射光角度增加,高反射發生的位置則漸漸移往內側的開放式正羽。儘管這兩個區域的小羽支內部的黑色素柱,其排列方式具有相似的二維類光子晶體奈米結構。但本研究發現:這兩個區域反射強度的差異,來自個別的小羽支與羽支間的夾角不同;且此角度由開放式正羽的外側往內側呈連續性變化。根據小羽支內的奈米結構,本研究採用多層嚴格耦合波分析法,來研究其反射現象;不論是正向入射光,或是斜向入射光,最後模擬得到的結果,皆與量測的結果、以及肉眼看到的視覺效果互相吻合。 與具有顯著虹彩色的雄性藍腹鷴腰羽不同,台灣藍鵲身上的藍色羽毛,其虹彩色在視角低於四十度時,並不是那麼明顯;而且台灣藍鵲羽毛的藍色,來自於羽支內部的奈米生物結構─海綿狀的髓角蛋白。本研究針對羽支不同位置內,髓角蛋白的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影像,進行二維傅氏分析,來解釋其特殊虹彩色變化的原因。研究結果發現:羽支內的髓角蛋白為準有序的排列方式,且此奈米結構的方位,隨羽支的位置不同而變化。本文預測的反射率變化,與量測得到的結果相當接近─越遠離羽支頂點,其羽毛的反射率越高;因此當視角越大時,所看到的羽色越藍、越亮。 本論文成功地為分別來自羽支與小羽支內部奈米結構,所產生兩種不同的虹彩色,提供兩種光學模型來闡述其光學特性。



地址: 320317 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 國鼎光電大樓 電話: 03-4227151 ext 65251 傳真: 03-4252897 Email: ncu5251@ncu.edu.tw
Copyright © 2005-2024 Department of Optics and Photonics,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隱私權政策聲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