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術研究

首頁 學術研究 畢業論文
畢業論文
以鈮酸鋰晶體為基板製作3Gbps頻寬之快速光學調製器 姓名 : 吳宗霖

指導教授
張正陽
陳彥宏

論文摘要
現今資訊時代的快速爆炸發展,資訊的傳輸量越趨龐大,並因世界網路的發展,國與國之間的訊息交換也越趨重要,大量的光纖海底電纜陸續被建造,而鈮酸鋰晶體憑藉其優異的晶體光學性質,且與電訊號傳輸相比,較難被竊取與竄改且所需之驅動能源也較低,符合世界的能源降低趨勢,被大量的被應用在其中,而隨著光通訊時代的來臨,各國無不重視光通訊的發展。 快速電光調製器,為光通訊產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元件,其藉由鈦波導擴散製程的優勢,具有低的傳播損耗,高的位元率、高發展應用性,以及低驅動電壓與低訊噪比、低環境溫度影響的優勢,逐漸在美洲、歐洲、日本……等之本島或跨國的光纖網路、海底電纜的相關設備中被採用。而我國也透過產學合作的方式與各單位進行相關的研究與發展,以其可以開發出相關商品,並完成國家自主研究之目標,並期望國家跟上世界各國光通訊世代的腳步,完成各種相關的產業升級與發展。 本文製作出使用1550nm光源之3Gbps電光快速調製器。我們採用Z切(Z-Cut)鈮酸鋰晶體,藉以使用鈮酸鋰晶體極高的電光系數,並依電光效應原理來達成,馬氏干涉儀波導的設計採用商用軟體R-Soft來輔助完成,波導製作以金屬鈦擴散製程為主,完成設計波導寬度為7μm、間距寬度為60μm、S-Bend長度為6000μm單模傳輸之馬氏干涉儀(Mach-Zehnder)結構。電極設計使用高模擬軟體(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, HFSS),並以高頻電訊號傳輸中常使用的共平面波導(Co-Planar Waveguide)電極結構,並以黃金為材料,當作調製器的驅動電極,得到電傳輸訊號頻寬(S21)達40GHz以上,電傳輸反射訊號(S11)低於-18dB。緩衝層我們使用傳統半導體常見的二氧化矽,並以原子蒸鍍設備輔以製作,以期達成我們速度匹配的條件,並採用1μm的厚度來搭配調製器的設計。且為了能夠在與速度匹配達成更佳的條件,我們必須採用厚電極的設計,所以我們也搭配電鍍系統,並使用對環境較無害的環保型金電鍍液為材料,在環境溫度35℃下,成功製作電極厚度高達21μm的厚黃金電極。 最後完成全長為3.4cm,直波導在TM模態下的傳播損耗為0.8735dB/cm,而馬氏干涉儀於TM模態下的傳播損耗為0.9911 dB/cm,厚金屬電極之特性,在網路分析儀的量測下其電傳輸訊號頻寬(S21)達21.3GHz、電傳輸反射訊號(S11)皆低於-15dB,光電轉換訊號於眼圖儀的量測下具有3Gbps之頻寬響應,而其驅動電壓經量測為6V。



地址: 320317 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 國鼎光電大樓 電話: 03-4227151 ext 65251 傳真: 03-4252897 Email: ncu5251@ncu.edu.tw
Copyright © 2005-2024 Department of Optics and Photonics,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隱私權政策聲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