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佈欄
記者修瑞瑩台南12日電
最新一期「自然(Nature)」期刊封面故事,是台灣團隊在大陸雲南發現超大型祿豐龍化石區,研究團隊以同步輻射技術,透視不同時期的恐龍胚胎,讓1億9000萬年前的恐龍孵化情況,呈現在世人面前。
「自然」是全球知名的科學期刊。這篇研究有台灣、大陸、加拿大、澳洲與德國等十名學者參與,台灣學者有五位,包括中興大學化學系榮譽教授黃大一、成大口腔所所長謝達斌、研究員彭信榮、中央大學光電教授張榮森及國家同步輻射中心研究員江正誠。
黃大一數年前在大陸雲南祿豐縣發現大型的祿豐龍化石區,從蛋到孵化、小龍、成龍,初估有上千具恐龍化石,全球罕見。黃大一曾指出,該地有恐龍蛋、恐龍胚胎,是「世界上最早期的恐龍孵育場」。
台灣團隊取得不同時期的恐龍化石樣本,在新竹國家同步輻射中心以輻射穿透超薄的化石樣本,從中了解樣本超細微結構,進一步從胚胎的成長,拼湊出恐龍下蛋到孵化的過程。
謝達斌參與同步輻射分析,他指出,過去都是用想像推估恐龍胚胎發育情形,透過這次連續性樣本的分析,不同時期的胚胎剖面圖,就像一格格的動畫影片,讓1億9000萬年前的恐龍孵化過程,重現大家面前。
謝達斌表示,化石經過億萬年的風化,有機質殘存有限,觀察困難,但透過同步輻射卻能看到恐龍骨頭中細微的孔洞、血管等,期刊封面就是祿豐龍胚胎脊椎骨剖面結構。
隨著不同時期的孵化,恐龍骨骼受到肌肉拉扯出現不同的吸收與沉積,因此能推估胚胎的生長速度。難得的是,該化石區都是相同地質年代、品種,才能從小到大對照,並拼湊出恐龍生長發育的動態。
祿豐龍是大陸的特有恐龍,推估是侏儸紀早期恐龍,喜歡群居,體長九公尺,後肢比前肢長,可用後肢行走,為食草性動物。
原文轉載自【2013-04-12/世界新聞網-北美華文新聞、華商資訊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