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佈欄
智慧貼紙公司CEO張焜傑。(記者邱德祥/攝影)
智慧貼紙公司搭上智慧製造這波工廠數位化的浪潮,所開發的軟性智慧貼紙具備輕薄短小且價格合理的特色,加上運用人工智慧(AI)數據分析軟體,可以無痛、有效地解決工廠產能及良率的問題,已接獲半導體封裝廠、石化及PCB產業的訂單。
智慧貼紙公司創辦人兼CEO張焜傑表示,他創業的初衷就是期望透過智慧貼紙協助工廠步向數位化,讓台灣年輕人不必出國就能管理位於世界的工廠,做全球的生意。
智慧貼紙公司產品,軟性智慧貼紙和軟性陶瓷基板。(記者邱德祥/攝影)
智慧貼紙公司成立於2020年3月,是COVID-19新冠疫情下催生出的新創企業。2018年,張焜傑以有關帕金森氏症分析的題目,被科技部遴選派往由Google和美國太空總署(NASA)合辦的加速器—奇點大學(Singularity University)培訓二個月,因而結識印度人Jibin Mathew,及斯里蘭卡籍的Subra Eassuwaren。三人因此合作組成創業團隊。
張焜傑當時是以「初期偵測並治療帕金森氏症之光學技術」,拿下「2018年TTA奇點亞太創業競賽」冠軍,獲得赴美培訓十周的補助。回台後,便繼續做帕金森的研究,於2019年在台北榮總收了120個的帕金森案例,正確率達84%。受測者只要將手伸入箱子內,一分鐘即可判讀是否為帕金森氏症患者。2020年還想再收100例,就遇到新冠疫情蔓延,張焜傑連榮總的門都進不去,整組人陷入愁雲慘霧中。
面對疫情帶來的影響,勇於接受挑戰的張焜傑轉念一想,利用震動來幫人把脈困難,但應用在幫機器把脈應該簡單多了。便將原先蒐集震動和顫抖的工具,從光學儀器改成「智慧貼紙」,用來蒐集機台抖動、不正常顫抖的數據,2020年3月31日集資300萬元成立了智慧貼紙公司。
產能良率問題 無痛解決
智慧貼紙公司的四名共同創辦人,除了三名奇點大學的同學外,張焜傑還找來多年友人前緯創處長謝文凱,並擔任公司顧問一職。張焜傑兼任執行長(CEO);印度籍的Jibin是AI專家任技術長(CTO),因為疫情導致他無法赴客戶現場親看,由張焜傑分擔一半資料科學家的工作;Subra負責海外客戶布局,並出任營運長(COO)。Subra去年於斯里蘭卡開設規模最大的塑膠射出工廠,規劃將於今年導入智慧貼紙系統,屆時將把業務從斯里蘭卡跳板到印度市場。
從小立志要創業的張焜傑,中央大學財經系畢業後,赴荷蘭取得財務碩士。返台後,協助父親經營「張榮森實驗室」,同時攻讀中央光電所的在職碩士班。
2012年,張焜傑將台灣的房子抵押貸款,赴中國大陸青島成立「森寶光電」生產LED照明,應用擁有專利的陶瓷軟性基板技術,有效解決LED的散熱問題。但研發出身的他,因為對生產製造不熟悉,導致機台調校人才缺乏的問題無法有效解決,四年後只好承認失敗,退出合資公司。張焜傑在這項投資上並未賠錢,但賠上的是時間成本。
回顧創業失敗的經驗,張焜傑坦言,他犯了所有新創公司會犯的錯,但也成為他再投入新創事業的養分。張焜傑進一步發揮研發人員的研究精神,觀察到目前工業用的高階感測器普遍太大、太重、太貴。260公克相當於兩隻手機的重量,這對高速移動的機構而言,很難安裝上去。但是若工廠缺乏足夠的感測器,智慧製造便難以達成。
於是,他將軟性基板的技術應用於開發輕薄短小智慧貼紙感測器,很容易黏貼在機台表面,偵測到溫度、濕度及震動數據,目前更因應半導體客戶要求,將推出「電流感測器」產品。
輕薄型感測器 安裝便利
張焜傑說,現有大廠市售的高階感測器,由於價格動輒數萬元起跳,因此只能服務工廠內的高階設備。而智慧貼紙的定位,是要進軍工廠其他90%設備市場。再加上安裝便利,目前出貨可採郵寄方式,由客戶自行貼上機台表面。他指出,傳統工業感測器的解決方案,每月約花費50-70美元。若改用智慧貼紙的成本約17-20美元,讓更多機台可以被監控,踏出數位化的第一步。
智慧貼紙公司成立的第一年,都花在找不同的中小企業做概念驗證(POC),無法大量複製,甚至通過驗證後,發現其根本沒預算採購。不斷參加創業和加速器大賽的張焜傑,因為2020年底贏得第二屆高通Qualcomm®台灣創新挑戰賽(QITC)冠軍, 這項包括技術和商業的競賽。
過程中,他意識到真正需要智慧貼紙的是半導體和石化產業,便在高通引薦下,接觸到日月光,才知道原來半導體廠也需要中低階的感測器,並於2021年9月開始出貨。
智慧貼紙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張焜傑喜歡接受不同的挑戰,吹低音號的他服兵役是在國防部示範樂隊,國、高中時則是演講比賽的常勝軍。赴荷蘭取得財務碩士學位後,回台工作之餘,還不忘一圓作家夢,出版「蘭船東去」歷史小說。張焜傑創立智慧貼紙公司的同時,也成立鑑別珠寶藝術品納入區塊鏈管理的藝信公司,稱得上是跨領域多元人才。
今年40歲的張焜傑從不諱言,是在前中央大學光電系教授張榮森的父蔭下,得以累積服務工業界的雄厚能量,加上他口條不錯,讓他先後拿下各項創業競賽、加速器大賽中的冠軍。因而有機會赴美國矽谷奇點大學,接受創業人才培訓,促成三名國際同學合作創業的佳話。
張焜傑認為,創新需要的是歸納能力。他經常花很長的時間跟客戶聊天,從中歸納出客戶的需求,成為他源源不斷創新的動力。他創立智慧貼紙公司之初,原先認為目標客戶是要協助中小企業解決數位化問題,進而邁向智慧製造之路。在不斷嘗試推廣碰壁後,才發現製造業的工廠只會為客戶及政府埋單。於是,他將客戶群轉向半導體及石化和印刷電路板產業,終於開始接到量產訂單。
喜歡音樂的張焜傑,自認才華不足,但至少能支持優秀的音樂人。從小他就規劃開一家唱片公司,為此自國高中就開始開始大量閱讀經營管理書籍。加上他觀察父親於中央大學的「張榮森實驗室」,不需要再多一名工程師,於是大學選擇念財經,為未來創業募資做好準備。
張焜傑透露,小時候他就為了想寫小說,閱讀很多神話人格設定的書,學習形塑好的角色,包括美國神話學家約瑟夫·約翰·坎伯的「千面英雄」系列。當他被科技部萌芽計畫遴選出赴美國奇點大學,接受為期二個月名為「英雄的旅程」培訓課程時,在人格管理的課程上,被問及是否看過約瑟夫·坎伯的書時,他才赫然發現全班30多名學員,全都看過。
中學時間接受的演講訓練,讓張焜傑體悟到:演講的重點不只想說服別人,而是自己必須先把事情原委想清楚,能說服自己後,自然也就容易能說服他人。而他著手寫「蘭船東去」這部歷史小說前,為了說服自己和讀者,除了在荷蘭念書時的文化觀察,也利用當年赴東南亞做生意時順道做田野調查,大量蒐集資料,花了將近三年時間才陸續在網路平台先發表,然後集結發行實體書。